最早的爱情诗文人诗悼亡诗文学史上这些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中,产生了很多“第一”,譬如: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第一首长篇抒情诗(《离骚》),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这些“第一”人们都耳熟能详。但是,还有一些“第一”,很多人可能并不了解。比如,中国第一首诗歌、第一首爱情诗、第一首文人诗等。下面我们普及一下。

1、第一首爱情诗:《候人兮猗》。

《吕氏春秋音初篇》记载禹时涂山氏之女唱“候人兮猗”,禹行功。见涂山氏之女。禹未之遇。而巡省南土。涂山氏之女。乃令其妾候禹于涂。女乃作歌。歌曰:“候人兮猗”。

这首诗被称为南音之始,是有史可稽的中国第一首情诗,也成为爱情诗规格和气质的圭臬。涂山女娇,也因此成为中国远古神话中的诗歌女神。

大禹忙着治理水患,东奔西走,三十岁时仍未娶妻生子。在涂山遇见了涂山氏之女女娇。传说女娇生得貌美如花,气质娴雅,二人一见钟情,结为连理。但由于治水的情况紧急,大禹在婚后不久便又外出治理水患,一去几年,三过家门而不入。女娇一人待在家里,日日盼着大禹回来。郁郁情衷无处可诉的女娇便作诗唱道:“候人兮猗”。这首简短的诗虽然只有四个字,但却表达了女子对丈夫的深切地思念之情,后人将女娇尊称为我国爱情诗的鼻祖,而这首距今已有四千一百余年历史的四字简诗也成为有史可稽的中国第一首情诗。

2、第一首文人诗:《麦秀歌》。

据《东史纲目》记载,商超旧臣箕子,是商纣王的叔父。商朝末期,商纣王昏庸无道,,诛杀忠臣。箕子在劝谏纣王无果的情况下,离开了朝歌。若干年后,周武王伐纣,建立周朝,赞赏箕子是个忠臣,就把他分封到了朝鲜。《史记?宋微子世家》载:“箕子朝周,过故殷墟,感宫室毁坏,生禾黍。箕子伤之,欲哭则不可,欲泣为其近妇人,乃作《麦秀之诗》以歌咏之。”

麦秀歌

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

彼狡童兮,不与我好兮。

《麦秀歌》是商纣王叔父箕子朝周时慨愤而作的诗篇,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文人诗。后世对此诗评价甚高,认为它“文词悲美,含义深刻”。后人常以之于《黍离》并举,来表示亡国之痛。

3、第一首悼亡诗:《国风?邶风?绿衣》。

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无訧兮。

絺兮绤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此诗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此诗前人认为是庄姜因失位而伤己之作,今人一般认为是男子的悼亡之作,表达丈夫悼念亡妻的深厚感情,是中国文学史上传世最早的悼亡诗。全诗有四章,采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构思巧妙,由表入里,层层生发,情感表达含蓄委婉,缠绵悱恻。

4、第一位女诗人:许穆夫人。

许穆夫人,春秋时卫国朝歌人。卫国公族卫昭伯的女儿。长大以后嫁给许国许穆公,故称许穆夫人。她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见于记载的第一位爱国女诗人,也是世界文学史最早的爱国女诗人。据《左传?闵公二年》记载:“冬十二月,狄人伐卫,卫懿公好鹤,鹤有乘轩者,将战,国人受甲者,皆曰‘使鹤’。……及狄人战于荥泽,卫师败绩。”当卫国被狄人占领以后,许穆夫人心急如焚,星夜兼程赶到曹邑,吊唁祖国的危亡,写下了一首《载驰》。

5、第一首以花喻美人的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这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一首祝贺年青姑娘出嫁的诗。据《周礼》云:“仲春,令会男女。”周代一般在春光明媚桃花盛开的时候姑娘出嫁,故诗人以桃花起兴,为新娘唱了一首赞歌。

清姚际恒《诗经通论》:“桃花色最艳,故以喻女子,开千古词赋咏美人之祖。”自此以后用花、特别是用桃花来比美人的层出不穷,这种意象被后世的诗人反复使用。诗中运用重章迭句,反复赞咏,更与新婚时的气氛相融合,与新婚夫妇美满的生活相映衬,既体现了歌谣的风格,又体现了农村的物候特征。

6、第一首诗歌:《弹歌》。

关于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首诗歌,其实并没有定论。但人们普遍认为中国文学起源于生产劳动,最早的文学形式应该是劳动号子。有一个比较有影响力的观点认为最早的诗歌是《吴越春秋》卷九所载的《弹歌》:

断竹,续竹,飞土,逐宍。

这是一首十分古老的歌谣,反映的是原始人制造弹弓和狩猎的过程,语言古朴,但已经具有韵律,初步显示出诗歌的雏形。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是神农时代出现的《蜡辞》云,记载在《礼记?郊特牲》中:

土,反其宅!

水,归其壑!

昆虫,毋作!

草本,归其泽!

这大约是一首农事祭歌。认为这是第一首诗的观点也具有一定代表性。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不慎触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9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