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影视剧走向富人认同,为何对农村人充满

近年来的一些都市剧,往往都会有这样的设定:

出身农村的女性在大城市艰辛奋斗多年,一边担负着家庭的责任,一边又要为了自己的理想目标不断奋进着。

当她辛苦供弟弟妹妹们读书,可当弟弟妹妹来到上海时,他们不考虑实际情况想要花钱出去住酒店,觉得姐姐的衣服理所应当该给自己穿,姐姐应该一直扶持着他们。

最可怕的是,在她们身后的那个家里,总是有一对重男轻女的父母,在无时无刻地要求她们为家里的男丁付出......

而在这些恶毒、自私、利己、重男轻女的扁平化人物背后都有一个统一的身份——农村人。

成为符号的农村人

倘若我们回想一下,可能已经记不清多久没有见过鲜活、生动、真实的农村人了。我们在国产剧里随处可见的是一线城市的大平层,职场精英人的不懈奋斗,企业高管之间的风云诡谲,美其名曰聚焦了现代人的真实奋斗生活。

农村人在国产电视剧里只有两种境遇,一种彻底的消失,另一种则是在都市剧中成为符号化的表达模式。

农村人成为和势利,重男轻女等挂钩的符号,而电视剧大都使用同样的模式叙事,坚韧不拔的主人公,承受着来着农村家庭的农村人带来的痛苦与磨砺。

亦或是,农村人带着天生的短视和利己,在主人公面临难题时,选择背刺,《流金岁月》里的凤凰男章安仁便是如此。

电视剧集塑造了对于农村人群的新刻板印象,再用他们值得吐槽乃至批判的行为,营造剧集的爽点和话题点。

农村人如同凤梨,在影视剧创作中被压成果干,失去了原来的汁水与芬芳,成为填充叙事、塑造人物的工具。

现在的电视剧中的农村人和过去文艺作品所塑造的朴素、勤劳的农民形象,已经相距了十万八千里。

这其实是中国电视剧走向“富人认同”的价值观的表现。在这些电视剧中,“真正”的农村人早已被迫隐形了。

演员们穿戴上也许确实属于某个人,但未必属于每一个人的脸谱,任由这个脸谱在电视剧里成为了农村人可憎的面孔。

汹涌而来的浪潮

专属于农村人的农村题材,除了经久不衰的《乡村爱情》,在近些年诞生的优秀农村作品屈指可数。

第四代导演吴天明执导了农村题材的电影《百鸟朝凤》。可这部影片只有百分之一的排片量,制片人方励甚至向各大城市院线经理下跪,恳求排片。

一部情感真挚,表达朴实的电影,却只能面临制片人下跪求排片量的窘境足以说明农村题材正在面临着的困境。

年首播的部电视剧中,农村题材电视剧只占了4%,而农村人口的总数呢?他们占据了全国人口的36%。

中国第六代导演的代表人物贾樟柯导演在柏林电影节就曾经直言:“中国农村现在变成一个非常孤独的存在……在国内制片界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农村不要拍,没人看;生病的人不要拍,没人看;老年人不要拍,没人看”。那么属于这些人口的故事去哪了呢?为何在大小银幕上不见了呢?

其实,从电视剧的出资方和播出方来说,如何衡量一部电视剧的好坏?那就是看播出的具体数据。而数据则呼唤了流量引导的时代的到来。

特别是在网剧风行,移动端成为观剧主要动力,互联网资本入局之后,一部作品的报价多少,流量多大,成为了最重要的衡量标准。

爆款才是每一个电视剧创作者想要的,盆满钵满才是资本方的真正目标。有极大消费空间的富人们,被资本瞄准了。富人们的都市气质已然成为上星频道的选剧考量。

这则客观使得电视剧创作不得不开始迎合富裕消费者的偏好。中国电视剧创作在不知不觉,后知后觉间塑造了无数的“富人认同”。

而除了制作出品方本质的富人导向,还有三个重要因素:

其一、属于农村的创作者处于失语者状态

现今的文艺作品创作者真正地从农村出身的人群已经越来越少了,对于农村生活和农村人的认识较为浅薄。

影视寒冬之中,来自四大院的(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的学院派创作者们,一方面,缺少对这一类型题材表达的创作热情,另一方面,为了谋生则不得不奔向IP和流量。

而扎根土地的农民本身因为种种壁垒,在互联网语境中大多不够活跃,亦或是在短视频等创作领域有所声量,但真正谈及电视剧创作,农村群体则依旧处于缺乏话语权的地位。

这样一来,有渠道的创作者不懂农村;懂农村的没有话语权。这种情况下,自然缺乏好的作品,进一步促进了优秀农村题材电视剧的缺乏。

其二、农村题材无法满足资本的消费需求

资本方对电视剧进行了投资,投资过后,在播出中如何增加消费成为资本拼命思考,努力争取的东西。

主人公们可以随时随地吃着资本广告方提供的零食,穿着资本方提供的高价服装,在办公室踩着恨天高,走出属于职场人的气场。

那如果来到农村剧集呢?面朝黄土背朝天,可能还要下田插秧,穿着朴素的衣服,怎么方便干活怎么来。

如果品牌植入,这不就是赤裸裸地“拉低”了品牌的调性嘛。哪个都市丽人想用农村好物呢?先不提引导消费,资本方的广告植入已经是一大难题了。

而农村题材除了《乡村爱情》几乎没有大IP,甚至连小说平台的热榜里,也多是校园、都市、玄幻、修仙的题材,勉强与农村沾边的种田文也大多是穿越开了金手指。

还有个比较现实的问题,有多少流量明星愿意真真正正下到农村,贴近角色,演绎出农村故事呢?这个问题是存疑的。

但以现在的电视剧市场状况来看,没有流量,没有数据,没有粉丝进行消费,消费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资本方的投资热情再次下降。

其三、在碎片化时代,观众需要爽感和满足感

当电视剧从制播一体,到资本下场,再到娱乐圈进入流量时代,市场的选择开始变得单一。

随着信息碎片化时代的发展,电视剧的必要营销方式,便是在短视频平台上进行满足观众爽感的剪辑。

以《妻子的选择》为例,当孙莉饰演的主人公狠狠报复前夫,前夫遭受到应有的惩罚时,视频的点赞数和评论数都是非常可观的。

碎片化时代衍生出了属于电视剧集的特有的爽感。

而本身观众们对于好人有大运,坏人受到惩罚,工作中突逢贵人等满足爽感的故事情节点就情有独钟。

在内卷严重的时刻,大家开始希望通过娱乐方式寻找到情绪价值,社交平台上精英阶层的生活受到瞩目,明星名人的推广大受欢迎,电视剧里富人的生活是无数人梦想生活的折射。

观众追求剧集带来的价值,需要剧集完成在现实生活中无法体会的情节。《欢乐颂》中安迪一个电话剧可以让人在一个小时内亏掉一千万,而农村人呢?

琐碎的生活,简单的物质条件,已经不符合观众的心理预期了,观众们对于这一群体和群体背后的故事兴致不高。

目标消费群体渴求看见在都市故事带来的爽感,看见恶有恶报,主人公天道酬勤,另有神助,而在爽感背后得到在生活中越来越难以汲取的满足感,在这样的风气之下留给农村人和农村题材的发展空间是很有限的。

这个时候资本方选择让农村人成为模板化的人物也不难理解了。电视的投资者和拍摄者需要农村人成为被打脸的对象,成为爽点制作的必要一环。

扑浪花而去

难道农村题材真的山穷水尽,到了无路可走的地步了吗?难道真的不会再有能表达农村人生活的剧集了吗?

有的创作者一昧批评观众,认为观众对于有深度的内容的体会和认同逐渐下降,这也许在某种程度上算是客观事实,但是每一个人心底总有什么是不会改变的,这是农村人,是都市人,所有人共通的。

暑期的票房黑马《隐入尘烟》就是切切实实的农村题材。它拍的只是最平常的农村人,农村事,收麦子,盖房子,献血,收粮。

可秀英和马老三的故事却让无数人潸然泪下,成为口碑神作。其作为小众文艺片票房已破了两千万,甚至在往三千万一步一步前进。

还有人也给出了一份新的答卷,《山海情》、《大山的女儿》、《幸福到万家》,这些剧集真实的置景,质朴的语言都在努力阐述农村剧的新可能——就是真诚的表达永远打动人心。

当得福为了大家的致富之路,奔走劝说的时候;当水花靠自己的双手致富,不怨天尤人,不埋怨命运,和丈夫和和美美地过下去的时候;

当黄文秀以村民们的未来为己任,说道:“只有扎根泥土,才能懂得人民”的时候;当何幸福勇敢反击婚闹,从要说法到给说法的时候,这些农村人的形象立起来了,他们有血有肉,不和愚昧无知挂钩,他们在努力寻求转变,寻求创作一种新的生活。

在标榜现实主义的剧集中,这也许才是属于农村人真正的现实主义——依靠着土地和人民,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正如《山海情》官博写道的:“未来就是还没有到来,未来的方向在哪里?这是得福的疑问,也是大家在创作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帮大家找到了方向的,还得是人民和土地。”

这些剧集其实只是抓住了所有人心底共通的地方,对于真情的共鸣,对于苦难的承受。农村议题也可以探讨得深刻又隽永。

电视剧创作迎着资本的浪花汹涌而来,可总有人扑着浪花而去,迎流而上,编织成属于农村文化的海洋。

电视剧艺术的表达可以是多种多样的,而现今中国电视剧的表达却在“富人认同”上越走越远,在偏见的怪圈里越陷越深。

我们可不可以,可不可以试着把农村人的脸谱摘下来,把固有模式暂时抛弃,进入农村人心底的世界,进入在城镇化中可能彷徨,但不失生动与美好的新世界。去寻找,去发现真正的农村人,讲好农村故事背后的价值。

电视剧创作者抬头仰望苍穹的时刻,别忘了往土地里看看,属于农村人的真正的故事,始终在土地里生长,始终在风尘里飘扬,不会磨灭,不会消散,只等待你靠近,聆听属于风与土的呼吸。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3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