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当家的女人到月是故乡明为何农村

北京中科白殿疯病医院 http://m.39.net/pf/bdfyy/bdfzj/

为了响应新时代号召,实现奋斗目标的重要历史转折点,近年来,国内大中小影视公司投拍了诸多定位为“实施农村振兴战略”的农村创业励志剧,题材对标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返乡创业、带领全村奔小康,等等。

据广电总局近日下发推荐的参考剧目名单就达86部。其中不乏知名一线演员靳东、李乃文,知名导演郭靖宇以及团队拍摄的多部电视剧,从已经播完的《最美的乡村》、《绿水青山带笑颜》到正播的《月是故乡明》,每一部农村题材创业剧反而走向了一个怪圈——

相比那些小鲜肉小花们主演的玄幻剧、偶像剧,这些汇聚了实力派中青年演员以及老戏骨、剧本创作立足于新时代农村创业、戏剧冲突明显且略带轻喜剧的农村剧,无论从哪个层面来说都应该是完胜的,可是,偏偏却一部不如一部。

回顾17年前播出的农村题材、家庭、爱情、励志电视剧《当家的女人》,从此剧电视剧开始,本以为是国内农村题材优秀电视剧的开端,谁知道却成为了如今看来难以逾越的高峰。

再看看如今央视在播的电视剧《月是故乡明》,相同的题材,同样的女演员,时代在进步,拍摄手法和清晰度更加先进,可是,从《当家的女人》到《月是故乡明》,为什么农村创业剧越拍越离谱了?

《当家的女人》于年在央视电视剧频道8套首播,类型为农村题材、家庭、爱情、励志,围绕王茜华饰演的女主角张菊香的曲折人生经历,透过三个农村家庭错综复杂的矛盾纠葛,展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进而揭示了中国农民在生存、生活、情感、观念上的变化。

张菊香是一个有追求的农村姑娘,泼辣能干,在娘家里里外外是一把手,却受到未过门嫂子的排挤。为了不影响哥哥结婚,她当着乡亲们的面宣称,十五天内把自己嫁出去。人家让她相李大柱,可她觉得大柱太老实甚至近乎窝囊,一眼就看上了精明强干的李二柱。

于是,在命运的安排下,阴差阳错的相亲让她走上了一条“女人当家”的道路。

在80年代的农村,一个刚过门不久的女人想要当家谈何容易?

面对一穷二白的家庭、性格软弱的公公、大哥以及不争气的老公,还有处处刁难的大姑和积怨已久的邻居,在养一窝兔子都被定义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时代,除了物质上的贫穷,还有精神上的贫穷。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性格不服输的张菊香硬是凭借自己的聪明与韧性,努力与顽强,一次次失败中抓住时代的机遇,带领全家乃至全村人创业致富,实现了人生的逆袭。

王茜华出道的这部电视剧也让她赢得了24届飞天奖优秀女演员奖,电视剧获得了全国首届农村题材优秀电视剧。

17年后再看《当家的女人》,有人提问:为什么现在很难拍出像《当家的女人》为代表的优秀农村女性题材电视剧?

王茜华一度被誉为国内农村励志剧一姐,她主演的女性题材农村剧可以说有很多经典,从《当家的女人》、《女人当官》、《女人的村庄》到《胡杨女人》《关中女人》《黑金地的女人》,《小麦进城》、《我在北京·挺好的》,再到近年和导演丈夫沈航合作的《黄大妮》、《岁岁年年柿柿红》,以及到了如今正在播出的《月是故乡明》。

前期以“女人”命名的电视剧,可以说部部精品,乃至到了《小麦进城》和《我在北京·挺好的》都以农村女性进入城市后发生的反差以及坚强独立创业故事为主线,虽然也加入了很多婆婆妈妈的情结,但是却依然在收视和口碑上有不俗的表现。

可是到了后来的以剧中主角名字命名的电视剧,乃至《岁岁年年柿柿红》,就开启了一种华而不实、打着农村创业剧的名号拍着“传奇女性”逆袭的故事,故事依然感人、演技依然精湛,可是却让观众很难信服。

尤其是到了《月是故乡明》这种“命题作文”式的故事创作和演绎方式,讲述了张锦绣返乡创业,在县、镇有关领导和村第一书记的支持和帮助下,通过种植血橙等,推动家乡的经济文化发展,带领全村人共同迈向全面小康新征程。

“命题作文”可谓是一把双刃剑,好处是有固定的投资、固定的大平台、固定的收视群体,一旦写好就很容易出彩和成为主旋律时代的精品,不好之处是一旦脱离实际地去塑造高大全伟光正的人物,把反派刻画成单一性格的小丑和捣乱分子,就会显得特别假大空和浮夸。

而看了几集《月是故乡明》,其中老教授讲述血橙种植给农民上课的桥段,先是讲着高深的书本上的种植技术,农村大叔大妈听不懂就开始捣乱聊天,教授气到医院……

这样的情节像极了新旧思想的膨胀,也无可厚非,可是最后老教授抢救过来后,躺在病床上却脱口而出“我还要去上课!”然后拖着病怏怏的身子走出病房,看到门口一群迎接他且被感动的“学生”,充满了一种斗士赴刑场的悲壮和刻意营造的无私奉献精神,就显得特别让人无法接受。

都年了,国产剧还在用这样的桥段和细节来“打动”观众?

都说小鲜肉小鲜花在拍烂剧,拉低了整个国产剧的品质和档次,可是要说到这些中年乃至老年戏骨们,他们又何尝不是在用一种80年代的老思想去塑造角色?

说到底,烂剧的锅不能全让小鲜肉背,这些中年乃至老戏骨们也要负一定责任。

其实,最大的通病在于编剧想当然的编剧,这是首当其冲的缺点。但是也正如“国内有那么多优秀的设计,为什么设计的海报都那么土味”是一个道理。

这不能完全怪编剧和设计,因为对于一部影视剧的决定权尤其是播映权来说,编剧的权利是极其有限的。

编剧可以埋头创作优秀的电视剧,也可以站在云端编造粗俗的烂剧,可是他们却无法控制影视剧播出的时间、平台以及播出后的真正效果。

当然,演员的作用其实也是一样的。

有时候优秀的老戏骨可以撑起一部剧情混乱的电视剧,但是很多时候老戏骨连自己演的什么都不知道。

投身乡村建设,展现新时代独特女性魅力的女性基层劳动工作者的电视剧,本身无可厚非,也的确播出过很多优秀的此类电视剧,女性基层劳动工作者一直是乡村剧的重点书写对象,早年的《女人当官》《女人的村庄》《豆腐西施杨七巧》等剧,都将普通乡村女性作为叙事主人公,歌颂她们在乡村建设中吃苦耐劳,“能顶半边天”的优秀精神品质。

更让人惊诧的是,《当家的女人》居然只有短短的18集,却讲述了三代人之间十年之间的创业故事,有女性独立觉醒、有菊香与姑婆矛盾,家庭纠纷,改革开放中新旧两种观念的矛盾冲突演绎的淋漓尽致,欲罢不能。

细节上的描写和故事背景上能够体现农村脱贫致富的情结,的确有很强的代入感和共情力,可是,如今,技术、资金、人员都强了数倍,拍出来的电视剧却反而出现了倒退。

要么就是火了一部《石榴红了》,后续就一窝蜂出现《苹果熟了》《荔枝红了》《枫叶红了》《茶乡花正开》《索玛花开》《花开时节》等等故事雷同、粗制滥造的电视剧。

要么就是第一部电视剧成了精品,后续就开始狗尾续貂。比如,《女人当官2》和《圣水湖畔2》。

《女人当官2》无论从收视还是口碑上都呈现巨大落差。不是故事不够精彩,也不是主演到经典配角的大换血,哪怕是换成了喜剧明星英达、巩汉林,依然口碑和收视双双扑街。

其次,就是创作上的一味迎合,顾了上头顾不了下头。

王茜华的新剧《月是故乡明》是由去年的《岁岁年年柿柿红》原班人马打造,同样的男女主角,同样的老公导演,几乎也是同样的农村创业剧题材。

可以两者相比,《月是故乡明》为了迎合当代审美,加入了初恋情人、子欲养而亲不待、青梅竹马的情敌等诸多情节,同时为了刻意地表现农村人在行动上和思想上的落后与转变,杂糅了赌博、物质攀比等陋习,然后通过一个又一个毫无逻辑的“感动”就转变了农村多年的陋习,从而走上科学致富、励志创业的康庄大道。

表现新旧思想的碰撞以及农村人与城市之间的矛盾,非要有一段三角恋,非要有强凹一个返乡大学生,然后就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坏人变好人,仇人变恋人的合家欢大结局。

至于如何发家致富、创业之路如何艰辛、仅仅凭借一个血橙的种植就实现了全村脱贫致富奔小康,虽然现实中存在脱贫致富的农村典型,可是,电视剧一味地拔高主题而显得逻辑牵强,甚至为了主题而彰显主题就显得这不是一部农村创业剧,而是把曾经《创业时代》这样的烂剧场景从城市转到了农村而已。

就算是和《岁岁年年柿柿红》相比,都不在一个档次,更不用说经典如《当家的女人》了。

再次,如同偶像玄幻剧一样,如今的农村创业剧也喜欢杂糅很多已经播出的经典剧的梗和戏剧冲突人物,比如《遍地书香》、《石榴红了》、《女人的村庄》、《上门女婿》。

最后,影视剧市场的突飞猛进以及小鲜肉流量崛起之后的畸形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挤压了农村剧的市场,电视剧一味地展现“富人”阶层和动辄几个亿生意的有钱人的生活和恋爱,当电视剧自动屏蔽了穷人和农村后,农村剧的市场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只能在央视等特定平台为了展示时代风貌和时代命题而拍摄。

所以,如《篱笆·女人·狗》《当家的女人》以及《刘老根》《乡村爱情》第一部这样的优秀经典农村剧就成为了永恒的重温剧。更不用说《平凡的世界》小说蓝本这样不可逾越的经典了。

不是观众要求太高,只是经典剧太少。拍的人也很努力,演的人也很卖力,只是往往曲高和寡,农村的小康永远在电视剧里,现实的农民永远为了一日三餐奔波。

看的观众就只剩一声叹息。

羿云天,郑州市作协会员,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自闭症疗育师,自媒体主编。原名徐亨福,生于兰州,现居郑州。专注婚姻家庭、时事热点、影视评论原创作者。不随波逐流,有料有态度,更有温度。新浪微博:羿云天;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3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