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川娥对于爱情的误解,实则是看不见的“身份挣扎”
十九岁的川娥有过极丰美的身体,她的肩膀白而滑嫩,但却过于消瘦。然而她薄薄的红唇、大大的眼睛,称得是上美女。然而与她的姐姐们相比,她又逊色了很多,但依然遮盖不了她的美丽。所以在她十七岁那年,一个从维也纳留学回来的男生章云藩对她一见钟情,于是两个人便开始谈起了恋爱。只不过川娥并没有对云藩有太多好感,他既不高也不黑,并不是川娥喜欢的类型。然而见了几次面后,便逐渐爱上了。川娥既是一个美丽的女孩,又有着自带的哀愁。因为她一直是一个被忽略的角色,随着姐姐们一个个出嫁,所以才渐渐被父母想起。正是因为一直处于被忽略的境地,所以才对一切的感情与外界保持着怯弱,也可以说因为在家中几乎没有发言权的地位,令她从小都没有存在感。而爱情的突然来袭,给她带来了生命中为数不多的光,在爱情的光临中,川娥第一次有了被重视的感觉,但这种感觉又带着几分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又像是她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值得被爱一样。甚至她“误解”爱情,认为云藩只不过看中的恰好是“合适”,爱的并不是她这个一样。不过这只是她自己的感觉,实际上是因为“身份挣扎”引起的胡思乱想。02自卑心下的感情,是女孩不可说的悲伤
之所以川娥会乱想,从最根本上说还是身份差异的原因。云藩无论是家世还是人品或是工作,都很好。而说起来,云藩家还算有点钱,人也比较实在,所以川娥觉得这个男人还好。只不过有时候男朋友来家里吃饭时,父母因为钱的问题在饭桌上吵起架,让川娥觉得很是难堪,也可以说让她觉得没有面子。川娥的父亲之前在外面找女人,而且生了私生子回来,所以家里的争吵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突然来袭。在这种特殊的家庭环境中,川娥很怕自己的这种身份和家庭环境会影响到她与男友的关系。所以一直处于“身份挣扎”和自卑中,小心翼翼地相处着,生怕被男友看不上和鄙视。越这样想,她就越局促不安。这是川娥的悲剧,也是她经常对男友产生误解的根本原因,她害怕会因为自己生在这样的家庭中,生在父母争吵如家常便饭的环境中会留下不好的印象。正是因为父母经常吵架,经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而斤斤计较,甚至为一点钱而大打出手,这让川娥感觉到了崩溃和没面子,甚至让她产生了极度的自卑,感觉自己这样的家庭,有这样的父母,男友会怎么想,又会不会嫌弃。同时男友话极少,所以更增加了川娥的忐忑,生怕男友会嫌弃自己的家庭,也会连带嫌弃自己。所以说,内心的自卑,才是川娥对于爱情的失控感,与不安全感。03“背叛”下的感情,加速了女孩的香消玉殒
随着川娥与云藩见面的增多,两家都有意订下这门亲事,而云藩也默认了川娥就是自己的妻子,而川娥确定了云藩不会嫌弃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出身后,才算有了笑容。张爱玲既是才女,又是一个贵族,所以她笔下的人物既有着特有的高贵,又有着各自的悲哀,也可以说张爱玲是懂感情,懂女人和男人的,在她的冷眼旁观中蕴含着她独有的感情观,更多张爱玲作品,点击《张爱玲全集》张爱玲作品集精选月销量¥¥打开百度APP立即扫码购买购买已下架然而世事难料,不久后的川娥便得了肺病,主治医生就是云藩,这让川娥更加苦闷。因为她本来在云藩面前就有点自卑,这一生病便显得更病恹恹了,于是照镜子时便发出了“我怎么变这么丑”的感慨。对于女孩来说,在喜欢的男孩面前,都想保持着最好的形象,所以她总是怯怯的,生怕男友抛弃了她。而云藩也像安慰她似的说:我总是等着你的。然而二年后,云藩便有了未婚妻,面对男友的这种“背叛”,人人都觉得仁至义尽了,毕竟他已经等了她两年了,眼看病无望好,人家总要结婚的。这时候川娥更感觉自己是个拖累了,她受不了这个世界,想早点结果了她自己。于是她更加消瘦,更加瘦弱,三星期后便死去了。这就是川娥的一生。在张爱玲笔下的川娥就像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她的笑、她的美、她的生命都像是虚幻般的存在。也可以说她的一生从来没被爱过,也从来没有自信过,有的只是敷衍和悲观以及忐忑,每每总是活在别人的视线中,从来没活成过自己。看似她的香消玉殒是疾病导致,实际上是男友交了新女友后的“悲愤交加”,甚至连她的死也是被遗忘的,这正是张爱玲写人物的绝情之处。通篇小说中,没有太多宣泄的怒吼,却在不经意间令人压抑和无法呼吸,或许这也是张爱玲自己内心的压抑与苦闷般的释放。今日话题:你认为男友等了川娥2年后另娶,是幸运还是不幸?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