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特惠特曼的美国译后记

北京去哪里医院治疗白癜风比较好 https://yyk.familydoctor.com.cn/2831/detail/

惠特曼《草叶集》赞

--象征着个体、群体、国家之生命的野草

宇宙一统,万物皆命定湮灭。只见沧海桑田,哪有地老天荒?天道无情,轮回不已。惟野草得润于原始活力,故其闻雷而生,沐日而发,汲雨而勃,经霜而蓄……轮回不尽,生生不灭……赞曰:

繁衍古原烧不绝,

世上何处不草叶?

原始活力发天演,

道成苍生群己谐。

回归初心:

真善美的拯救无论英语世界抑或汉语天下,“GobacktoNature!”或“回归初心”皆至理名言。初者,混沌也。混沌生太初,太初孕生机。此乃万物之母。继而,衍化出绿色世界(以野草为代表)与天地间生灵(以人为代表)。生灵繁衍,生息,进化,走向文明,形成社会,分为国家,开始了自己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也应运而生,心中各种欲望亦如是。于是,欲望导致占有,占有导致战争,有的人忘记初心,走火入魔,邪恶泛滥。天地遂再生出有德大能,立真善美之言,昭引天下人回归初心。惠特曼的《草叶集》即为其中之一!大卫·S.雷诺兹的《沃尔特·惠特曼的美国》亦为其中之一!

英语诗歌史上的三次高潮;只有惠特曼是“神”。

众所周知,哈罗德·布鲁姆眼中的两个最重要的作家是莎士比亚和惠特曼。要想真正理解惠特曼,除了考察其诗歌、当时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外,还必须将其置于英语诗歌历史发展中,与莎士比亚以及英语诗歌史上第二次高潮中的那一批浪漫主义诗人进行比较,方能看清其特点与作用,方能为其准确定位,唯此才可以更好地理解其世界级诗哲的合适的崇高地位。

莎士比亚:

关于莎士比亚的天才、优点、深刻、广袤、独特以及伟大的论文、著作早已汗牛充栋,我们早已耳熟能详,因为他是英语诗歌史上第一次高潮的杰出代表。十六、十七世纪英国文艺复兴运动中,以莎士比亚、西德尼、斯宾塞、马洛、纳什等著名诗人为代表,他们借鉴古典的和外国的诗歌格律,介绍意大利的十四行诗体,歌颂爱情以反抗对神的盲目崇拜,歌颂祖国以反抗教皇统治,歌颂人的伟大以反抗神的威压,歌颂自然以反抗天堂所代表的等级制度,其中最伟大的诗人是当然是莎士比亚,除了他的十四行诗以外,莎士比亚的戏剧也大都是素体诗写成的诗剧,应该被视为他的诗歌的一部分,都是写人间百态,而不再是神迹剧,道德说教剧。莎士比亚教会我们怎样用诗的语言而不是神的语言表达人的使命和命运,感受世界万物的魅力和秘密。他向我们展示了艺术和友谊可以怎样征服死亡,达到不朽,就像神一样,但是莎士比亚自己坚决不成神,只是陶醉于用诗歌、戏剧再现人间的千姿百态,各种稀奇古怪事件的气象万千,不同朝代世界各国的社会历史中的种种千奇百妙的场景。莎士比亚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的本质,体验这个世界上人性的善与恶,人心的复杂,故事的惊奇,场面的惊险,情节的曲折复杂,大千世界的社会各色人等的奇特生活的真实面貌,为我们演绎着我们自己悲喜交加,悲喜转换的故事。所以莎士比亚可以减压,可以治愈。

总而言之,他老人家是来娱乐我们的,但是只在那些我们已知的定型的社会历史中。苛刻地说,莎士比亚并没有给我们一个历史发展的方向,没有给我们一个光明的前途,没有给我们新的可能性。他只是一面显微镜,照出了这个世界社会历史中人性的秘密。我们对其剧作中反映的社会历史现象理解得越深刻,承认其社会制度存在的合理性就越大。存在的就是合理的;理解了就能原谅。所以,莎士比亚这个优点同时也构成了它的缺点。他没有跳出这个世界之外。他也不屑于,他在人间玩得开心极了,不愿意成神,尽管他可以的。他只带着我们玩儿,他是个疯子,带着我们这些傻子玩儿,玩得不亦乐乎,他喜欢人间百态,坚决不跳出这个世界之上,坚决不成神。

这也是惠特曼对莎士比亚不满意的一个原因:“我们已经谈到过莎士比亚了。在我看来,他似乎是星际的天才,而且是一流的,并且完全适合于封建主义。他的贡献,尤其对于激情文学的贡献,是巨大无比的,对于人类来说永远弥足珍贵--而且他的名字会在美国一直受到崇敬。但他身上有很多与民主相抵牾的东西。莎士比亚不仅与封建主义相一致,而且我还要说,莎士比亚就是封建主义在文学中不折不扣的化身。”

华兹华斯、柯勒律治、拜伦、雪莱、济慈:

这批浪漫主义诗人是英语诗歌史上第二次高潮,他们以极其清新的诗风,极其敏锐的感触,极其美丽的诗句,极其远大的志向,极其美妙的情感,极其出众的才华,提前唱出了极为美丽的境界,极为美妙的理想,发出了极为动人的感叹,让人耳目一新,让我们看到了未来美好的希望。

但是遗憾的是,历史发展的契机未到,他们的美妙理想没有办法得以具体落实,只是给我们留下了一种新的情感,一种新的感觉,一种新的期待,一种充满了理想和光明的预言。他们的诗歌是一种充满遗憾的千古绝唱。所以,尽管华兹华斯他们的湖畔派确实回归自然了,心无挂碍,流连于大自然的山水之间,感受到自然的伟大奇妙,写出了他们自己的生活中的新奇感受。但仅限于此,他们没能看到工业革命带来的奇迹,更没有看到生产力进步带来的经济发展,以及其导致的政治诉求,没能再往前走一步。最具浪漫主义的魔力的拜伦充其量也就是一种诗歌艺术领域的反叛者,以其拜伦式的英雄主角引领了一股反叛的高潮,将自由的思想传播开来,使其深入人心,虽然魅力非凡,影响很大,但他所依靠的只不过是艺术诗歌的特权,未能介入到人类历史发展的方方面面。雪莱是一个的预言家,豪情万丈,激动人心,但其理想主义的预言意象却有些模糊,没有可行性。济慈则以惊人的才华给了我们无与伦比的绝美的意境,凄美的意味,给了我们一些浪漫主义的忧郁,美则美矣,充其量也只是一个诗的精灵。

所以,尽管他们才华横溢,诗心微妙,大气磅礴,遗憾的是,生不逢时,在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惠特曼面前,看上去只是些才华横溢的天真无邪,满腹豪情,壮志冲天的小小的歌手,唱着梦幻的歌,发泄着少年的情,渴望着女神的爱,在缪斯女神的恩宠下,偶尔对历史、文明、神圣、人生、发些表面的煽情的诗情画意的感叹,没能触及政治、历史、文化,个体、生命、生活的真正本质,深度广度差得太多。他们倒是想成神,在诗歌领域内,他们的某些诗篇中也真的有些神谕的感觉。遗憾的是,时机未到,形势比人强,无法达成心愿,所以只有抱恨终生了。

惠特曼:惠特曼及其众多的追随者是英语诗歌历史上的第三次高潮。地球的文明终于迎来了十八世纪,历史的高贵思想积累也终于到了突破点,《人权宣言》、《独立宣言》横空出世,宣告了一个新的时代的来临,敲响了封建专制统治的丧钟。在此大背景下,美国以其在《独立宣言》中提出的目标为旗帜,以战争为手段,以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为武器,在极为不利的情形下回击了英军的残酷镇压,终于取得了胜利,摆脱了英国的封建统治,由一个殖民地国家蜕变为一个新的独立的民主国家,开启了民主国家的先河。但是,民主与封建的战争硝烟还未彻底消散,美国南方与北又为奴役或自由开始了内战,全球封建势力也蠢蠢欲动、伺机反扑。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时空,当务之急是用一种宇宙间的原始动力,冲破封建专制的等级制度,为每个个体的自由发展扫清障碍,打破一切约束,在平等的基础上争取法治下的民主与自由。惠特曼“应运而生”,在《草叶集》中为我们歌唱出那种“原始的活力”。

我礼拜我自身,

我所承担的重任,

也是你们要承担的重任。

因为属于我的每一个原子,也同样属于你们。

[……]

无论善恶,我拥抱自然,一任其以原始的活力在每个关键时刻自由运转。

这种原始的活力的自由运转极为重要。因为虽然个体解放思想虽然萌芽于文艺复兴时期,但由于历史发展进程的限制,当时实际上根本就不可能实现,启蒙运动也仅仅是从思想上为此做了几声呐喊。《人权宣言》《独立宣言》虽然旗帜鲜明地正式提出了这个口号,但也仅仅是在政治,法律,体制层面提出了这个口号,给世界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却没有能够在历史文化的精神层面使其成为一种本能的需求与常识,还没变成一种习俗,惯例或曰精神。是惠特曼在《草叶集》中开掘了大自然中和人性中的“原始的活力”,把它培育、扶植,使每个人在平等的基础上都得以自由发展,从而实现肯定自我,个体解放,为民主奠定基础,从而形成美国精神。所以惠特曼《草叶集》是对美国精神总结与发扬光大。惠特曼的《草叶集》中的大自然中和人性中的那种“原始的活力”是个体解放与个体权利、自由、民主及美国民族精神的重要交集点。

比起第二次浪潮中的那批生不逢时的浪漫主义天才诗人来,惠特曼真的很走运,他生而逢时,其时代是一个全新的时代,自由,民主,平等,权利,已经从理念过渡到现实实践,有制度,有机构,有法律文件做保证。科技、工业在爆炸性地发展,带来了经济的变化,从而影响了思想文化、日常生活上对自由发展的新型需求。在这样一个全新的时代,在这样一个全新的环境下,惠特曼真正地以“原始的活力”让每个公民直视自身,直视每个自我内心的人性,神性,可能性,爱与友谊亲情,直视每个自我与大地,文化,国家,民族,种族,文明,星球,生物之间的关系。个人,个体的内涵在他这里被扩大了,变成了一个立体多维的可以真实触摸到的实体。而在以前大部分时候都是单向度的理想的幻影,仅仅存在于诗情画意的审美中。比起英诗第二次高潮中的那些唯美细腻的诗人来,他可能少了一些绝美的浪漫审美意境,但是却多了一些新时代的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概念,提出了那些对新大陆上崛起的美国以及世界各国极为关键的现实中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的探索。在这个意义上他既是诗人,又是哲学家,又是科学家,又是政治家,又是历史学家,又是心理学,又是教育家,又是思想领袖,还是具体执行部门的专家。他启发人们思考,他给人们指出新的可能性。没有人能够比他在人们自身的可能性的方面考虑得更多,更深,更艺术,更温情,更坚定,更准确,更可行!有了这种“原始的活力”,个体的权利,个体的尊严才会顺理成章。有了这种“原始的活力”,人们才能够懂得性在生活、文学、道德与国家和谐中的地位,能够不带色情,严肃而深沉为人体生命力、种族的健康繁衍歌唱。在他的诗中我们既看不到卿卿我我,缠绵悱恻的怜爱,也丝毫不会发现有什么淫荡邪恶的痕迹,有的只是古希腊罗马雕塑中的神韵:人体的强大的生命力,生命的奥秘,生命的尊严,人与大自然的浑然一体。所有这一切又构成了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美国社会的轮廓,反映出整整一个历史时代的美国的形象,反映出了美国人民的宏大的时代命运感。美国精神在此充分表现,又借《草叶集》之力得以发扬光大。

惠特曼因悲悯而同情,因同情而呼唤新时代的可能性,因为意识到自我的神圣而将自己与这个国家、与整个世界融为一体,他用“原始的活力”发展了自我而为每一个人都找到了无数的可能性,让每一个自我都有可能成为神圣的新的自我。就这样,天时地利人和,惠特曼无意中已经成神!莎士比亚表现的是社会中的人的本来面目,惠特曼催生的是社会中的个人的全新发展;莎士比亚的人物都是固定在社会历史中的定型人物,惠特曼的人物都是可以发展的具有新的可能性的新人。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只有惠特曼已成神。

惠特曼的自由体及其影响

英语诗歌历史上第二次高潮之后,整体来说英诗逐渐式微,少有杰作能惊世骇俗。只剩下丁尼生还在滔滔不绝地在诗中雄辩,但是却沉溺于昔日贵族的没落气息之中,有些矫揉造作了;还有喜欢抨击时弊的阿诺德,很认真地写诗,但只是在模仿古希腊作家、歌德与华兹华斯,更糟糕的是字里行间充满了身为声名卓著的大教育家免不了道德家的说教的口吻;史文朋太重技巧,几乎圆熟到甜腻,却不知自己买椟还珠,失去了诗歌的新意;还有勃朗宁、罗塞蒂等人似乎是走火入魔,一味追求怪诞的技巧,想走出一条别开生面的新路,惜无成果。至此,古典作品的厚重的内涵、本真韵味、天然气息与美妙境界已变得日益纤巧与雕琢,几乎要形成一种形式主义的风气,由于过分追求微妙精巧而流于内容空虚,由于过分追求氛围的气势磅礴而流于精神内容的贫困……骨子里面只剩下一派富丽堂皇下的衰败气息。

新的时代已经来临,惠特曼发现了“原始的活力”,感觉到英国古典诗歌中那些固有的音步,音节、行体等格律规则本质上是矫揉造作的,那种辞藻的华丽,语言的优美,典故的堆砌,只能用来雕饰书房,装扮客厅,营造那种小花园式的精巧,只适合英国贵族式的描写,文人小圈子里的自命清高的、不食人间烟火的诗意对答,对于美国的博大精深,宏大的时代命运感来说则是一种桎梏,根本不能表达诗人的博大的胸怀中的新生事物,新的思想及其为之唱赞歌的豪情。当时华盛顿使美国在政治上脱离英国而独立,韦伯斯特使美国在语言上脱离英国而独立,而惠特曼“应运而生”,要在诗歌领域内使美国诗歌表达形式脱离欧洲传统而独立,形成自己新的自由表达风格,从而解放了所有的诗人的活力,给予他们以自由的表达方式。

从这个意义上讲,他既是一位诗人,又超越了一位诗人,达到了缪斯的高度。他抛弃了一切古典诗歌的格律、韵律、措辞、文体和所有的陈规陋俗,并身体力行,从当时美国流行的演说体之中,演化创造出一种粗犷狂劲、豪放不羁、带有大海的节奏的、波涛滚滚的自由体诗歌。这种自由体诗歌最大的特点就是直接面对观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有力,内容来自生活的真实情感,从而具有一种丰富的表现力和雄辩的说服力,充满了那种摧枯拉朽、排山倒海的力量,诗人对人类苦难的同情、对世界的美好未来的信心、为克服种种现实问题而做出的有前瞻性的努力等博大精深的内容借此得到充分表达。它们相得益彰,既是时代赋予惠特曼的一份宝贵的礼物,也是惠特曼赋予时代的一份宝贵礼物,从此开创了诗歌写作从内容到形式的新的时代,为美国和世界各国一代又一代的众多诗人开辟了一条新的光明大道,提供了种种可能,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到一代又一代的国内外诗人,数不胜数,以至于都无法一一列举,所以惠特曼是一名从诗歌内容到诗歌形式的划时代的解放者,不仅无愧于美国现代诗歌之父的称号,也无愧于世界最伟大诗人之一的称号。

这才是惠特曼《草叶集》的真正意义。惠特曼对中国诗歌不可磨灭的功劳就是直接影响了郭沫若,导致其创作出《草叶集》风格的自由体新诗《女神》,发出了我们自己民族精神的呐喊,郭沫若与其同伴及其追随者一起开创了中国新诗的新一代传统,影响极大,余韵不绝,至今回响在中国诗坛……所以我们可以说,无论您是否读过惠特曼的《草叶集》,无论你意识到还是没意识到,你都无法摆脱他的影响,也许早就已经享受着他给你带来的种种自由,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是他把诗歌的内容从以前的神、半神、皇帝、贵族、英雄、美人与哲思变为普通人的神圣和平凡事物中的神奇与活力;是他把诗从格律严谨的各种格律中解脱出来使其变为自由诗,降低了诗的门槛,使得大部分普通人现在都可以享受诗歌的乐趣。以前的诗歌只是文人宫廷的特权,是惠特曼将其带回了人间,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解放了诗歌。从这个意义上讲,惠特曼是神。

《沃尔特·惠特曼的美国》写作特色:

大卫·S.雷诺兹的这本惠特曼文化传记据称是最权威的,受到各界好评,评价之高无以复加。该书非常有特色,其最大的特点是深受影响颇大的新历史主义的影响。作者自信地宣称:“我们经常讨论“文化研究”(亦称“新历史主义”“文化诗学”或曰“文化批评”),但很少进行真正的广泛的文化研究,然而只要有一项真正的文化研究就能在文化的许多方面带来活力……沃尔特·惠特曼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众所周知的另一个例子是被哈佛大学命名为“跨学科人文教授”和“新历史主义之父”的格林布拉特对莎士比亚所进行的卓有成效、影响深远的“文化研究”。

既然如此,我们先将“文化研究”理论简述一下,想必可以更有利于理解此书的行文思路、论证方法与叙述过程。

“文化研究”是一些以跨学科的文本阐释为特点分析文化意义的各种策略。已经成为当代欧美一个渊源广泛,影响颇深的理论批评流派,并成为当代欧美文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先假设历史是一种讲述自己过去的故事的文化,而不是一组可证明的事实,它们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2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