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1月26日,第53届电影金马奖在台北孙中山纪念堂举行。
随着台上开奖嘉宾张震和林嘉欣一起宣布:获得最佳男主角的是——《不成问题的问题》范伟!
台下掌声雷动。
走上台,范伟拘谨地拉了拉西装的衣角,说了声19个谢谢。
范伟的获奖感言,说得非常诚恳。
其实,他最应该感谢的人,是他自己。
拿到金马这一年,范伟已经54岁了。
离开赵本山后,范伟从毛遂自荐演的第一部小成本电影,到如今站在金马领奖台上。
我们已经忘记了,范伟曾经是一个小品演员。
他用演技向观众证明,他有属于自己的舞台,也有自己散发出来的光芒。
1年9月初,范伟出生在沈阳市一个工人家庭。
父亲是工作单位的工会宣传干事,他老实木讷,爱好文学。
工作之余,父亲最喜欢在家里翻翻书,有时也写点小方块文字投稿,不过十之八九都会被退回来。
父亲也不气馁,仍乐此不疲,一有空就写。
母亲是营业员,无论天寒地冻,寒来暑往,母亲每天4点15分得准时起床。
侍弄一家老老小小吃过早餐,母亲再倒两次班车,去上班。
工薪家庭,三个孩子,日子时常捉襟见肘。
母亲经常气愤于丈夫的不务正业,两个人时常吵架。
那时的范伟最担心的,就是每天回家遇上家庭战争。
每次范伟都要走到胡同口,先听听家里有没有吵闹声,然后才回家。
回到家里,他首先看母亲的脸色,母亲面色沉郁,范伟就知道她心情不好,便不敢再惹母亲不高兴。
母亲如果脸色晴朗,范伟便也跟着放松起来。
不过范伟最高兴的,还是父亲单位发薪水的日子。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饺子吃,哪怕是纯素馅,也吃得不亦乐乎。
母亲也读过书,只是繁琐的柴米油盐,让她渐渐丢失了这些梦想。
尽管日子贫苦,但母亲非常有仪式感。
平时过年过节或是家里人生日,母亲都尽可能的做些可口的饭菜,把家里布置的简单又温馨。
从小,范伟就受父母影响很深。
他继承了父亲的隐忍和执着,也继承了母亲良好的审美。
年,范伟16岁,他开始接触相声。
师父是沈阳曲艺团演员陈连仲。
范伟跪下磕了头,喊了一声“师父”,一家人在一起吃了个饭,就算拜师成功。
学相声这段时间,范伟特别刻苦,他首先要克服的,是自己的口音问题。
平翘舌不分的他每天都要固定留出两三个小时练发音。
他经常是半小时只练一个字,反复说,反复念。
几年下来,范伟已经能够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不认识的人,完全不知道他是东北人。
21岁这年,范伟考上了沈阳曲艺团。
从小跟着父亲博览群书,范伟开始自己创作相声。
在这里,他创作了《一个厂长的日记》。
第一次表演时,台下没有一人发笑,同事们调侃他“悲剧相声”。
后来央广的一名编辑到沈阳曲艺团挑选作品,范伟拿着稿子抑扬顿挫的念了一遍。
这位编辑对团长说:“这个小胖子的相声一点也不可乐,但他的语气、感觉很对,你们一定要好好培养”。
此后,范伟在团里的地位稍微有了点提高,但生活却没有任何改变,依旧下乡演出。
搭档评价范伟“他不混圈子,也不像一些演员一样讨好导演,就是闷头搞创作。”
范伟又创作了《无事生非》《烦恼》《小偷奇遇》等多个经典相声,慢慢的开始变得小有名气。
很快,范伟就遇到了那个影响他一生的男人。
2年,范伟带着自己创作的相声《要账》,参加了在合肥举办的首届相声节。
这次比赛,范伟的作品获得了一等奖。
但他心里知道,自己不是说相声的料,“相声演员需要特别强大的人格魅力,而我是特别不自信的人。”
当时已经没有人愿意听相声了,很多相声演员都转型去演小品了。
范伟,也在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
演出结束,范伟在演出后台,经主办方介绍,认识了赵本山。
当时范伟在台上比赛,赵本山就坐在台下。
年,赵本山给范伟打了个电话,希望他演小品里面的一个角色。
范伟高兴地跑到北京,在梅地亚中心排练了许多天。
结果一直到终审,导演还是不同意换上他。
那年腊月二十七,天空下着雪,范伟没有一声抱怨,坐上了回东北的火车。
大年三十,看着春晚上的小品《老拜年》,台词烂熟于心的范伟五味杂陈。
看一个人,就要看大喜大悲时的表演。年,范伟腊月二十七离开春晚彩排组后我就知道,这就是我要的搭档。——赵本山
年6月,赵本山再一次找到了范伟。
让他和自己搭档出演小品《走毛道》。
“走毛道”,在东北话里就是“抄近路”的意思。
范伟说:“这也许是某种征兆,使我走了很多捷径。”
小品《走毛道》在辽宁省艺术节上大获成功。
年,编剧崔凯给了赵本山一个小品的剧本,叫《牛大叔提干》。
他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范伟。
于是,年,范伟第一次登上了央视春晚的舞台。
这个小品获得了当年春晚语言类节目二等奖。
首次合作,开门红,赵本山对范伟这个搭档很是满意。
但是范伟却没有因此走红。
下了春晚,范伟连夜坐火车回到沈阳。
然后打了出租车,回到家里。
范伟原本以为,已经上了春晚了,出租车司机应该能认出他来了。
结果,并没有。
下车了之后,范伟还不死心,还特意和司机说要一张打车票。
想着多让司机看一下自己,没准司机就认出来自己是在春晚上演小品的那个人了。
结果,还是没有。
这让范伟多少有点失望。
观众们看的还是那个带着帽子的赵本山。
两个人因此开启了长达十年的合作。
3之后,范伟又和赵本山合作了小品《三鞭子》《红高粱模特队》《拜年》,反响都非常好。
在每段表演中,他都被规定台词不能多,不能抢了主演赵本山的风头。
在这些小品里,范伟也好高秀敏也好,都是为了衬托主角赵本山。
范伟也非常清楚自己的定位。
“我就是发挥自己配角的作用,衬托让本山大哥把他的包袱抖出来。包袱响了,观众笑了,我就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以前,赵本山的小品,都是“城里的乡下人”的形象,有了范伟的加入,逐渐有了基层官员、秘书、经理等形象。
丰富了人物,增加了表演效果。
二人相得益彰,配合默契。
只是,戴着眼镜,梳着锃亮分头的范伟,依然不能让观众记住。
后来赵本山让他把头发剃了,人物有了特点。
于是观众记住了《卖拐》里面的“脑袋大脖子粗,不是大款就伙夫”。
当年《卖拐》红极一时。
以至于范伟去菜市场买菜,经常有人让他现场走两步和大跳,甚至有人认出他后在路上拍他后背,大喊:“脑袋大脖子粗,不是大款就是伙夫。”
不过从年的小品《卖拐》开始,范伟逐渐感觉到有些力不从心。
这之后,范伟就浑身不自在起来。
他一想到台下观众的目光注视着他,看他怎么逗笑,怎么表演,他就有点手脚不知往哪放。
“这可是直播啊,这可是出了一点错永远就无法纠正,播出去,演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就自己吓自己,越来越害怕,越来越有压力。”
宋丹丹也说过,在春晚的舞台上,如果一个包袱出来,观众没笑,演员立马就慌了。
压力越大,越演不好,范伟逐渐萌生了退意。
到年,《卖拐》系列终结篇《功夫》,范伟一上台第一句台词就说错了,他把“一双慧眼”说成了“一眼慧眼”。
这是范伟第一次失误,也是最后一次了。
《功夫》演完一下台,范伟再次向赵本山提出要退出春晚、不再表演小品的想法。
长久以来的压力终于压垮了他。
4范伟在一个小饭店吃饭,有个人走了过来,拍了拍范伟的肩膀说道“彪哥,账结了,走了啊!”
那一刻,他明白了,在小品的舞台上,不管自己多努力,大家记住的是赵本山。
但是在电视剧里面,人家能记住他是“药匣子”“彪哥”。
马大帅是主角,但是网友们给“彪哥”建了一网站,整理出“彪哥语录”,还做了表情包。
他曾经说过,自己就像是东北的乱炖,得慢慢熬,才有味道。
年,冯小刚拍摄电影《手机》。
范伟出演了里面的砖头哥,戏份不多,但是让范伟过足了瘾。
这人物是他自己精心设计的。
他爱琢磨人物。
为了学好河南口音,冯小刚先是让剧组里面的河南人,把范伟的台词录好了,给他听。
听了之后,他还是觉得不太地道。
为了这几台词,范伟专程跑到了郑州一趟。
在宾馆里面,找来当地的一个人,听他用说台词。
然后,一个字一个字的抠,哪个字应该怎么发音。
“在从机场来的路上,经过一片农村,刚好有个农民过马路,穿着跨栏小背心,外面一个汗衫,嘴里叼个烟卷,挺个小肚儿。这个人物就有了!”
即使是一个小人物,也被范伟研琢磨得有滋有味,有血有肉。
于是就有了,“么空,么空”的砖头哥。
他发现了更适合自己的舞台。
年,北影厂希望为了替即将拍摄的电影《看车人的七月》多拉些票房,向导演安占军推荐了范伟。
范伟拿到剧本很是喜欢,于是就给导演安占军打了电话。
范伟原以为他会特别高兴的,但导演没那么热情,只是淡淡的说了句:那回头聊一聊吧。
因为他身上的喜剧色彩太重了。
范伟感觉到了导演对他的不确定,
他开始琢磨人物,小人物的步子,应该是怎么走。
为了争取到这个角色,范伟还提前进到剧组,试镜了好几天。
试戏时,范伟走出“正剧的节奏”,不是喜剧小品里面夸张的伙夫,而是一个朴实的北京胡同里面的老百姓。
虽然电影票房没多少,但是这部电影让范伟获得了第一个具有含金量的国际表演奖项——加拿大蒙特利尔电影节最佳男主角,这一年,他41岁。
很快,范伟就变得忙碌了起来。
范伟出演了《乡村爱情》第一部和第二部之后,就没出现在《乡村爱情3》中。
赵本山对媒体说“人家现在腕大了。如果人家能来演,也是咱借人家光了。”
似乎是心里有怨气不吐不快。
这是赵本山和范伟第一次在大伙儿面前显露矛盾。
自此以后,关于两人分道扬镳的猜测不绝于耳。
有记者将赵本山采访的原话放给范伟听,问他有什么想说的。
范伟只说,我们兄弟间,没有任何不愉快。
到了年,赵本山老搭档宋丹丹,说什么也不愿意再上春晚,“压力太大了,扛不住。”
没办法,赵本山于是再度找到范伟,打了电话,范伟没有接。
后来范伟只通过经纪人回了个信息,说是对不住,真不想上了。
你来我往,你责怪我回应。
范伟和赵本山这对12年的搭档,就此分道扬镳。
如果说和赵本山搭档,让范伟从东北走到了春晚,走到了全国观众的视线中。
那么范伟之后的发展,才更符合他本人的艺术之心。
5关于范伟和赵本山分开,坊间传说有很多。
一种说法是,赵本山对范伟太抠了。
上春晚成名后,两人搭档各地演出,有一回在四川演出几天,一共收入42万,而范伟只收到了块。
搭档高秀敏都看不下去,说“哥,你这也太黑了。”
赵本山却说“他要嫌钱少,别处赚钱去。跟着我成名了,还想要多少?”
后来,范伟毫不忌讳地说,所谓的赵本山给演出的钱太少,这引起了兄弟之间的不合,根本没有这样的事。
小品《卖拐》的编剧宫凯波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范伟自尊心很强,比较脆弱。在和赵本山聊天的时候,被一些话伤到了,这也是范伟决定离开春晚的根本原因。”
赵本山入行多年,比较强势,说一不二习惯了。
可能赵本山自己也说不清,哪句话让范伟不舒服。
何庆魁说范伟翅膀硬了,红了就忘恩负义了。
范伟只是不停地表示:“非常感谢本山大哥带我上春晚,没有他就没有我的今天,我很感谢。”
范伟给出的解释是,想让孩子到北京读书,于是,他和爱人商量就北上,到北京发展了。
虽然对于范伟的离开,赵本山有很多怨气,但是赵本山还是通过自己的人脉把范伟推荐给煤矿文工团。
6范伟的确是一个很敏感的人,天生爱琢磨事,爱观察细节。
在生活中是一个缺点,有时候难免受一些伤害。但在工作上这确实是一个好事,也是一个优点。
拍摄《天下无贼》的时候,给范伟的就是2页纸,上面就写了几句台词。
冯远征还特意问了一下冯小刚怎么演。
冯小刚回答的更实在,就是因为不知道怎么演,才找你们呀!
第一次走戏的时候,范伟把药匣子的语气使上了。
周围的群演见状,笑得不行。
一旁的冯小刚,也是哈哈大笑道:“你们先别笑,让演员把戏走完!”
看到群演的反应,范伟一下子就把这个点抓住了。
等正式拍的时候,范伟就开始放大了,又添加了一点口吃结巴的语调。
冯远征见状心想,不行啊范伟老师“qiang枪”都出来了,自己也得再加些东西进去,于是硬是把兰花指给露了出来。
就这样一来一往。
即使《天下无贼》里有大腕葛优,刘德华,但是大放光彩的却是“我要劫个色”的范伟。
范伟愿意死磕角色,他身上有小人物的特质,这让很多导演十分欣赏。
年,导演章家瑞在拍摄文艺片《芳香之旅》想到了范伟,让他能够第一次以主角的身份出现在屏幕上。
年,电影《耳朵大有福》,范伟凭借窝囊的下岗工人王抗美这个角色提名了金鸡影帝。
“我是特别愿意演《耳朵大有福》、《看车人的七月》这样的电影,我特别愿意演。哪怕我们条件艰苦点,什么各方面条件都不谈,只要有这样的人物,我觉得我就爱演。”
接地气的人物,让范伟能施展得开。
小品在舞台上,人物可以夸张,但是在影视剧中,就要收着点,不能用力过猛。
“好演员的秘诀无非是节奏和尺度。”
《非诚勿扰》《私人订制》《》《我不是潘金莲》里面一个个不同角色。
哪怕只是一闪而过的配角,却能成为电影里最出彩的镜头。
陆川的《南京!南京!》,范伟饰演唐先生。
原本陆川对这个角色,还没有完全想好要怎么写,怎么拍。
但是范伟用自己的理解仔细琢磨,一遍又一遍找陆川探讨人物。
是范伟给了陆川灵感,才让这个角色饱满有血有肉。
后来陆川曾几次说过,《南京!南京!》当时遭受的非议,盖住了范伟的光芒。、
曾经与范伟合作过《求求你,表扬我》的导演黄建新说:“敏感、细微、体会、再现,这是人类情感里最脆弱的部分,也是做演员最宝贵的品质。这些,范伟全部具备。”
年,范伟参演《我和我的家乡》和徐铮合作《最后一课》。
年和张艺谋合作电影《一秒钟》。
离开赵本山之后,范伟合作的导演有陈凯歌、张艺谋、许鞍华、冯小刚这样的行业大腕儿,也有初出茅庐的新人。
梅峰是中央戏剧学院文学院的老师,把老舍的短篇小说《不成问题的问题》改编成同名电影。
范伟饰演的丁务源,是树华庄园的主任,他精于人情世故,圆滑老道,是个多面人。
这个角色,范伟说自己一直收着演,演得很淡。
不过,正是这个淡,让他收获了演艺生涯中最有含金量的奖项——金马影帝。
赵本山曾评价范伟说“一辈子谨小慎微,树叶掉头上都怕砸破脑袋。”
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
从小受家庭影响,范伟对人的情绪有高敏感度,他为人处事不善言辞,瞻前顾后,确实怕得罪人。
但对于角色的追求,他是非常有野心的。
为了摆脱小品中固有的形象,他参演电视剧;为了摆脱电视剧里范德彪的形象,他又参演文艺电影。
今年60岁的范伟,从16岁学相声算起,入行至今已经44年。
范伟常说:“我在生活中不是一个幽默的人,只是一个认真到有点笨的人。”
7年《刘老根3》的大结局里,药匣子从泰国回来,用一段数来宝唤醒疯了的刘老根。
恢复神智的刘老根哭着说:“匣子,你咋回来了呢?”
药匣子笑中带泪地回答:“这不你一句话,我就回来了呗。”
58岁的范伟和63岁的赵本山拥抱在一起。
两人合作12年,分开14年,再次合作。
都经历过生死的两个人已经不再年轻。
随着时间的流逝,所有该放手的事也随之流逝,过去的早已经过去。
没有是非,更无对错,只是各有各道,不同的人生阶段不同的选择。
很多年后,谈到范伟,赵本山说:“他是个好人,非常好的人,一个很内向,而且很腼腆的好人。”
不管是十六那年刚出道拜师的少年,还是如今年近六十的影帝,范伟始终是那个腼腆内向,不擅交际的老实人。
他的心里只有角色,没有江湖。
范伟说:我是东北乱炖,得慢慢炖才有味道。
日本导演小津安二郎曾说:人生和电影都是以余味定输赢。
在此声明,禁止一切形式的转载!女青年,不同意!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