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英伦才子王尔德说,文学分两种:一种是好的文学,一种是糟的文学,仅此而已。这是一个漂亮的说法,它如一记有力的勾拳,砸碎了我们谈论文学时所冒出来的林林总总、没完没了的话语泡沫,让我们对文学的思考迅速回到文学本身。
至于何为好的文学?何为糟的文学?王尔德没有回答。当然,这是一个无法用一两句话回答并且也无标准答案的问题。这是每一个有追求的写作者只能用写作来回答的问题,也是每一本文学刊物的编者只能用每一期刊物来回答的问题。
2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一地亦有一地之文学。从楚骚汉赋、唐诗宋词到元曲明清小说,再到今天的现代小说、网络玄幻,文学随时代而变迁;从西北的苍凉辽阔到湘楚的浪漫炽烈,再到京味、海派的人情世态,文学因地域烙上个性。仅就八闽之地来说,各地文学也呈现出不同特质来,比如闽南、闽东的侨乡海味;比如闽西、闽北的客家山野气息,这种细微变化将文学变得丰富迥异。
与万事万物的变化一样,文学的写作和阅读也一直处于变化之中。胡适先生在百年前说:“今日之中国,当造今日之文学。”语气铿锵。当然,今日的网络中国,也在“造”着自己的文学。只不过这不是个人意志,而是事物的运行规律,是势不可挡的潮流。
问题是,当文学与智能网络相遇,文学将发生化学反应,还是物理反应?也许二者兼有,也许做出结论还为时尚早。不争的事实是:文学的传播和阅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变得迅捷,变得随时随地;青春文学和通俗文学在网络世界里被无限放大,成为资本的附庸,成为人们质疑严肃文学的“拳头”。
但是文学的本质有变化吗?没有,它的山巅依然闪耀着高贵的精神光芒。我们依然在寻找和发现承载着精神光芒的作品。
4
文学的虚构与生活的现实似乎总处于某种紧张关系之中。这种紧张一方面来自于“高”“低”之争:流行的观点认为文学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但有作家认为文学与生活平起平坐甚至低于生活;另一方面来自于“真”“假”之辨:有人认为文学虚构的“仿真”生活远不及现实生活“真实”,也有人认为文学的“精神真实”超越现实“一地鸡毛般”的“虚假”。
无论这种紧张关系来自哪里,不可否认,虚构与现实的拉锯战所形成的写作价值观,拓展了文学的丰富性和可能性,文学因此而风声水起。在资讯遍地的今天,有美英作家主张抗拒小说的“虚构性”,认为作为小说基础的“虚构”完全是可疑的,甚至是不必要的,“世界已经存在了,为什么要重新创造它?”
5
文学的读者,有普通读者和理想读者之别吗?有人认为没有,理由是一切读者都是普通读者,不把自己当普通读者的读者不是理想读者。有人认为有,这种人多为作家、学者或评论家,首先他们把自己当做区别于普通读者的理想读者——那种深谙文学之秘密、深明文学之大义的读者。
任何一个问题都有针锋相对的答案,普通读者和理想读者存在与否,取决你站立的角度。不可否认,每个作家心中总是若有若无地藏着“自己的读者”:有人欣赏普通读者,比如伍尔夫,她认为“是为了个人的兴趣而阅读,不是为了传授知识或纠正他人的见解”,这才是阅读的本质;有人为理想读者而写作,比如博尔赫斯,他不认为他的书卖得多是好事,他说“作品是给人思考的”,这类读者只能是经过文学训练的理想读者。
6
眼下全世界最丰富的东西,不是其他而是资讯。资讯似海,横无际涯,吞吐一切。我们依赖资讯,享受资讯,但又为资讯所困所累。如何渡资讯之海既赏景观色又不迷失自我,成了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
毫无疑问,资讯阅读成为了最广泛的阅读,占去了我们阅读时间的百分之八九十,资讯阅读是一种浅阅读,过眼云烟而已,要过脑走心有些难。读那么多,收获却很少,这是许多人的感受,原因是我们吝啬我们深度阅读的时间。文学阅读属于深度阅读,或称专业阅读,是真正能过脑走心的阅读。我以为,挤出更多时间来做文学阅读,是应对资讯泛滥的有效武器:因为文学是故事是寓言,可以让你消遣而忘记时间;文学是情感是记忆,可以让你感动而多情;文学是思考是存在,可以让你认识自己认识世界。
7
大数据时代,一个作家被阅读也时时数据化。比方网传王小波在年4月1日至年月1日的基础阅读数据为:文章数、阅读数万、评论数.万、收藏数12万、分享数19万。数据还显示王小波最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