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的味道政治地理学

《温暖的味道》听起来像一部美食片。它的剧情的确跟美食相关。但要用一句话来概其大要,那还是“孙光明下乡记”。

前有《马向阳下乡记》,主要说乡村扶贫的事儿。今有《温暖的味道》,说的是乡村振兴的事儿。时间上有差序,发展阶段上有承接性。

第一书记下乡,山影把这个题材做成了系列。《温暖的味道》由谷凯、刘海编剧,李云亮执导,靳东、李乃文、毛晓慧、吴越、高露等主演。目前正在湖南卫视和芒果TV热播。

这部剧走的不是《山海情》的至穷至苦、灰头土脸路线,今日东部地区的农村绝非那般模样。也不是《乡村爱情》般鸡毛蒜皮的农村肥皂剧,它的议题要严肃和写实一些。

《温暖的味道》是用都市剧的明亮光影拍摄了农村题材,用城里人和乡下人的思维冲撞构筑戏剧冲突,用亦庄亦谐的戏剧风格讲述故事。更有意思的是,剧中无处不在地贯穿了“乡村政治地理学”。

大槐树下

乡村区别于城市,首先是风情地貌,以及与此相关联的人情世故。

第一书记孙光明(靳东饰)抵达后石沟村的第一站就是“大槐树广场”。说是广场可能略有夸大,但村口的这棵树冠巨大的老槐树下,是村民政治生活的重要舞台。

后石沟村村长李建安(王梓权饰)组织村民在大槐树下欢迎孙光明的到来。但另一股势力却暗流涌动,别有他图。孙光明下车伊始,欢迎的锣鼓还没响起来,一个要求罢免村长的横幅已撞入视野。

这就是孙书记必须面对的全村的主要矛盾。这矛盾已绵延几百年:村里赵姓人占60%,杂姓人占40%,赵姓人长期占据村里的主导权,杂姓人得着机会就想翻身。而此时此刻,正是杂姓人里的李建安在执掌大权。赵姓人不服,随时准备赶他下台。

虽然过去40年中国的变化天翻地覆,虽然农村、农业、农民早非传统意义上的三农,虽然互联网时代的农民今非昔比。不过,千百年来形成的乡约治理和宗族社会仍然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力。

它不一定表现为口头上的剑拔弩张,但村民心里会因此而划分亲疏远近。它不一定在每一件事上都露峥嵘,但一到关键时刻,城池和营垒还是非常分明。

编剧谷凯擅长利用乡村的族群关系和长幼亲序来写戏。《马向阳下乡记》里就有一个乡村实力派刘家二叔给第一书记找麻烦,《温暖的味道》里同样有这么一位响当当、硬邦邦的赵家二叔赵玉山(王永泉饰)。

理论上,后石沟村的重大决策是村委会做出的,但决策的执行力和到达率还要经过大槐树下二叔的动员和加持,才能真正落地。这里,可以说是足以和村部相抗衡的第二权力场。

赵家祖堂

如果说二叔影响全村的舞台在大槐树下,那么他统领赵氏族人的场所就在赵家祖堂。

赵家祖堂供奉着赵氏先祖。如果你不知道祠堂在乡村治理中发挥过怎样的作用,看看陈忠实的小说《白鹿原》,或者前两年张嘉译主演的同名电视剧就知道了。

在中国传统乡约文化中,村民首先不是一个自然人,而是需要听命于族长和受制于族规的族人。而体现族长权威和执行族规家法的所在,就是祠堂。

当然,新中国成立以来,过去压迫乡民的神权、族权、父权都已经冲刷殆尽,不再构成公堂和铁律。但农村始终是与传统乡俗血脉相连的地方。所以,赵氏族人内心的凝聚力仍在,赵氏祖堂仍是他们心目中神圣之地。

赵氏祖堂设在赵氏老宅中。赵氏老宅体面阔大,分前院和后院,由无冕族长二叔居住和打理。他虽然不能像白嘉轩一样管控族人,但还可以要求儿子完成传宗接代的任务。

因为无子而在家里大动干戈,这貌似是年代传奇剧里的章节。实际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观念在中国并未断绝。这反映到都市剧中,会形成催生婆婆和事业型媳妇的矛盾。反映到农村剧中,便是二叔搅散了儿子的家庭。

家无宁日。跟孙书记过招又力不从心。二叔无心再管村里的事,他的族弟老八赵玉喜(姜寒饰)借机上位。

姜寒是长相清奇的新一代喜剧演员。在山影的农村题材作品中,总有这样的农村落后分子,志大才疏不自知,姜寒和来喜都是此中高手。

老八弄权的第一步,就是从二叔手里要了赵氏老宅的钥匙。然后到大槐树下以赵氏家族话事人自居,吆五喝六。在归附赵家的首富刘富贵(李洪涛饰)的帮衬下,还打起了竞选村主任的主意。

孙光明到后石沟村后,总想对宗族的老大难问题绕着走。可是他发现,自己纵有千条妙计,万分担当,如果不把这个问题解决了,总归是寸步难行。

这才有了孙光明向市委书记讨计,打开局面的故事。至于这个办法是什么,剧里一五一十都有交待,且容我卖个关子。

总之,孙光明需要打破赵氏族人的狭隘抱团思想和大槐树下的民间阻力,才能在自己的主场——村委会呼风唤雨,引领乡亲们走上正确的道路。

村委会

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是党政基层组织,第一书记到任后,依托村两委开展工作。理论上,孙光明的权威性不言而喻,村干部开会都是他主持会议。

但正如大槐树下的村民分成两派一样,村委会成员也是分成两派。杂姓的李建安和刘海棠(吴越饰)一派,二叔之子赵新龙(刘禹饰)和赵家女婿冯进宝(李昊臻饰)是另一派。义民叔和谢桂兰算是中间派。

村委会里山头林立,孙书记举步维艰。处理农药残留蔬菜,得罪了赵家人。处理滞销煎饼,得罪了杂姓人。耗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他成了全村的“公敌”。

一场意图罢免第一书记的秘密会议在村委会召开。这一段深刻反映了过江龙和地头蛇矛盾的戏,是用喜剧的方式呈现的。冯进宝的首鼠两端,徐唯一(毛晓慧饰)的跟踪追击,都让人乐得不行。

徐唯一是村里请来的煎饼代言人,她坚定地站在孙书记这头。她用偷拍的方式直播了这次会议,孙书记在舆论的支持下稳定了局面。

改革就是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调整,孙书记的行动必然遇到保守势力的阻挠。城里人领导乡下人,也必然面临长远利益和短期利益的龃龉。现实中的第一书记们要想做点事,遇到的风浪只会比孙光明多,不会比他少。

《温暖的味道》把握住了“温暖”二字,艺术化地点出了孙书记遇到的“焦点不齐”“水土不服”的问题,又在矛盾走向不可挽回的局面之前,发来贵人相助,或者让双方及时达成共识。

村部是村里谋划发展之地,也是乡村政治的角力场。这部剧没有回避什么,但也没有极端叙事。我们就闻弦歌而知雅意吧。

煎饼社和蔬菜地

之所以说《温暖的味道》不是扶贫剧,是因为这个村不穷,之前已经有了较为稳定的产业。有机蔬菜远近闻名,煎饼合作社也曾生意兴隆。

然而,世界上唯一不变的事就是变化无处不在。有了品牌,就想走捷径而不愿意下苦力,于是有机蔬菜出事了,煎饼硬得咬不动了。

孙光明到村后,对有机蔬菜业壮士断腕,从下一季蔬菜起严抓品质,重打市场。对煎饼业则暂时放弃,及时止损,代之以更加符合城乡消费新趋势的民宿业。

农民是短视的,销毁蔬菜就是眼看到手的钱打水漂,他们不干。农民都有“分行李”的习性,煎饼社赚钱时都哭着喊着要加入,遇到风浪就要求退社返还加盟费。上民宿得先投资,他们更是干打雷不下雨。

但农民心里也是有杆秤的。当孙书记被逼着写下了“包赔蔬菜款50万元”的欠条后,他们的内心深受震动,也就半推半就走上了二次创业的道路。当他们看到民宿真的有利可图时,又争先恐后地要求加入...

在煎饼社和蔬菜地里发生的这些令人啼笑皆非的事,不是在丑化谁,而是精确摹写农民的狡黠、弱势和善良。他们在一次次天灾人祸中养成了精明务实的性格,也在耕耘土地的劳作与乡村文化的滋养中,保持着基本的淳朴和向善心。

有缺点的人才是有呼吸的人。直面现实的文艺作品才能取信于人。这部剧的鲜活生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农民习性的地道描写。

谷仓

如果说对农民的刻画多取现实主义,对城里人的书写则多有浪漫之笔。

孙光明下乡,主动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装修谷仓。村民认为这是他贪图享受的表征,他其实是深谋远虑为民宿业布局,打样。

谷仓更名食材花园,成为民宿业打响的第一枪。村民不跟进,把孙光明逼成了分析全村人物关系的侧写师。他争取大户不成,改而从薄弱地带下手,终于达成心愿。

谷仓也是个欢乐的乌托邦。孙光明下乡有美女网红相伴,算是一种“红袖添香”的雅趣。当然,这个徐唯一生命不息,折腾不止,经常给孙光明增加额外的作业。别有一番鸡飞狗跳的情趣。

村里两个“野心家”冯进宝和赵玉喜也没少来汇报工作。乡村政治也是政治,总会牵动人心。赵姓和杂姓的较量是主线,是正剧,而冯赵意念中的村主任之争是副线,是喜剧。

这部剧主要的戏剧动力有三:村里人给孙光明出难题,村里人的内部斗争,以及城里人孙光明和张子灏(李乃文饰)的缠斗。

孙和张之间,感情上是岳岚(高露饰)的前任和现任的关系。而在事业上,是资本家和领导干部之间的关系。孙光明通过重振蔬菜业和打造民宿业,解决了后石沟村眼下的发展问题。但怎么才是个长远打算?这就涉及到资本下乡的问题。

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村是城市的粮仓,也是工业品的销售地。农民考学进城站稳脚跟,叫跳出农门。农民进城打工,叫农民工。市民顶多就是乡村一日游,住住农家乐,不会有更深入的交互和羁绊。

但农业发展到今天,规模化、集约化是大势所趋。农民进城的单向流动之外,返乡振兴乡村也是国家政策所提倡。农村经济的多元化、绿色化,是可持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这些都需要引雄厚的城市资本入场。没有张子灏,后石沟村的发展没后劲。没有孙光明,后石沟村的发展没有正确方向。我想,这两个冤家对头般的人,终究会在谷仓的谈判桌上形成双赢的合作。

上述乡村地标建筑和显要场所都是舞台。但这还不是全部。中间有一集,徐唯一为了领取代言费,在村里跑来跑去签字,荧屏上出现了村委会、煎饼社、蔬菜社之间的地理图。而每次村里的妇女群传八卦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3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