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锦华丰富的东北文化还没有得到真正的复兴

记者

潘文捷

编辑

黄月

1

自从《野狼disco》作者董宝石提出“东北文艺复兴”一词,人们视野中似乎出现了越来越多东北题材的文艺创作。如今,“东北文艺复兴”不仅包括被称为“东北文艺复兴三杰”的青年作家双雪涛、班宇、郑执的小说;也包括一批将镜头对准东北的影视作品,如刁亦男的《白日焰火》、耿军的《东北虎》等;音乐上,我们可以找到宝石老舅、梁龙和他的“二手玫瑰”;此外当然也包括不少东北脱口秀明星以及短视频达人。如今,这个概念还在追溯式地吸纳着更多内容,甚至包括更早的赵本山小品、“东北F4”(指演员小沈阳、宋小宝、王小利、刘小光,来自电影《煎饼侠》)、诞生了“辽西第一狠人”的《马大帅》……

日前,在“文学和电影里的东北”直播活动中,北京大学人文特聘教授戴锦华与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滕威共同探讨了“东北文艺复兴”大概念之下不同内容的特征,并辨析了作为工人阶级老大哥、共和国长子的“父亲”的形象。在两位学者看来,目前我们所探讨的“东北文艺复兴”现象尚有局限,因为东北幅员辽阔,历史蕴含丰富,如果这样的讨论只局限在几位作家、几部电影上,意味着还有太多太多的遗漏没有被书写。

戴锦华(中)滕威(右)

东北文艺从丰富到单一

作为东北人的滕威看到,如今大家觉得“哪哪都是东北人,哪哪都能听到东北话,东北话成为了宇宙第一方言”,热闹非凡,但这种“文艺”和过去的文艺还是有所差别。在工厂大院长大的她,前后邻居上班时是工人,休息时是文艺工作者,身兼数职的人才十分常见,有拉二胡的、唱歌的、说评书的……当年的东北不仅是工业支柱,也是文艺支柱,东北源源不断地向全国输送着产品、技术以及方方面面的文艺人才,这些文艺人才带给全国的不是某种特定的东北形象,而是原创性的艺术作品。所以今天的东北文艺复兴好像并不是复兴了当年那样的情形,而只是很多东北籍的艺考或选秀出道的明星或短视频网红作者吸引了眼球。

戴锦华表示,滕威描述的是一种历史经验的差异。在滕威成长的时代,在当时的社会体制和文艺结构之中,工人们可以同时是普通劳动者,也拥有多才多艺的业余生活,而现在的东北文艺“被限定在一个区域,而且经常被用于消费”。在过去,长春电影制片厂为全中国人生产不同的地方性,例如不同少数民族题材的影片,而这种地方性最终是凸显了人民性,让新中国的观众们建立起自己新的主体和认同。而如今的情况恰恰相反,“东北性都是以东北的地方性来标识的,包括东北口音,包括被夸张、被定型化了的东北形象,然后以这样一种地方性提供一个可消费的感觉。”

戴锦华区分了现如今“东北文艺复兴”含括的不同内容,她比较认同的是如今东北青年作家的写作和以东北为表现对象的电影,认为这些作品以东北作为对象,但“其实是为整个中国所经历的激变提供了一种可写性的路径”。戴锦华是从王兵的纪录片《铁西区》和双雪涛的小说《平原上的摩西》开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35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