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观众一同成长,氛围感爱情剧的制胜法宝

文│飞鱼

不久前的情人节,“耿耿余淮”登上了微博热搜。

这两个来自年青春剧《最好的我们》中的荧屏角色,因为一次售后互动再次激发了网友对青春爱情的美好幻想和对许久不见的青春爱情剧的怀念。只是,当全民为一部6年前的青春爱情剧掘坟狂欢时,除了说明它的动人,也说明了能达到当年这般轰动效果的青春爱情剧,后继无人。

物竞天择,在这个无比漫长的寒冬期,财大气粗的大IP项目、借政策东风的主旋律与现实题材、吃到女性红利的话题剧都各凭本事,拥有一方容身之地。而走小而美路线的青春爱情剧几年来不断退化,尤其是在形式进化、数量繁荣、主创配置加码的悬疑剧的对比下,青春爱情剧,似乎已经成为长草的后花园,人迹罕至、趋于荒废。

最近一次成功引起人们注意的,是张佳宁和屈楚萧主演的奇幻悬爱剧《一闪一闪亮星星》,这部小而美的分账网剧,在几乎无宣传无营销的情况下上线,与观众发生着默契而惊喜的反应,硬是在《人世间》占据剧集市场大盘的环境下冲了出来,获得了一批粉丝。

“环球同此凉热”,观众的需求是一致的。因此,尽管《鱿鱼游戏》的全球大火与《顶楼》的顶流体质,充分显示了韩剧已经质变成批判现实和阶级冲突、着力打造悬疑惊悚硬核感的新物种,而非只有纯纯的恋爱脑,但近来《那年,我们的夏天》和《二十五,二十一》的接连走红,让我们看到了区别于以上重口味韩剧和过去纯爱韩剧的新气象。

影视作品是有机的媒体,不仅在追求艺术,也在经营作品与社会、与观众之间的反应,观众不只需要庄重、实用、有面子的“前厅”作品,也需要曲折、有空间感的后花园故事来呼吸,否则会缺氧,可以说,回归现实与拥有浪漫的体质,对于观众而言缺一不可。流行是个轮回,现实与浪漫潮涨潮落,而大剧笼罩下,也激发了爱情剧见缝插针的生长期。

旧主题X新氛围感,和观众一起进化

不论是近期热播的《二十五,二十一》还是去年年底上线的《那年,我们的夏天》,其实都是较为简单的爱情故事,主题和题材也没太多新意,但令人佩服的是,会包装的思密达把这两部剧拍得极为小清新,观众能明显感受到这波韩剧从编剧、演员到导演审美、技法与视听语言的全方面进化。

《那年,我们的夏天》讲述的是一对前任复合的故事,“较为陈旧”,男女主设定是家境贫穷的傲娇学霸和只想悠闲度日的学渣艺术生,“略有反差感”,而他们因为拍纪录片凑到了一起,“有点东西了”。

纪录片做为叙事形式和情节驱动参与其中,让整部剧显得非常生活化,而青春期的青涩、悸动和暧昧也一同被画中画所捕捉,依靠大量细节动人、拍摄手法别出心裁的《那年,我们的夏天》被不少观众评价“拍出了一种日剧感”。

不同于大起大落的抓马作品,日剧的小情节叙事是一大特色,主角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在日常生活中体验淡淡的忧伤和快乐,即为小确丧与小确幸。而与小情节叙事相匹配的,是典型的日剧主角。众所周知,韩剧的爱情观一贯是——“你在所有人眼中都闪闪发光,唯独爱上了我”,而日剧则是“所有人眼中都平凡又渺小的我们,却在彼此的眼中闪闪发光”。

后者的杀伤力有多大,相信每个观众都有体会。在《那年,我们的夏天》这则普通爱情故事的女主身上,观众看到了《东京爱情故事》里赤名莉香的影子,在男主身上,看到了《情书》男主扮演者柏原崇的影子,这些都共同组成了韩剧走向日剧的证据。

而《二十五,二十一》围绕热爱击剑运动却被“时代剥夺梦想”的女主与家道中落的落魄富二代男主展开,它从女儿发现妈妈的日记本开始讲述故事,用复古童话风将观众带回了年亚洲金融风暴影响下的韩国,那年,女主所在学校的击剑社因缩减预算被解散,男主家破产,不得不放弃梦想辍学打工。当热血日剧女主罗希度遇上悲情韩剧男主白易辰,化学反应就此开启。

很多时候,世界怎样,完全取决于你看世界的眼光。就像姜文可以把文革时期的大院青春拍成《阳光灿烂的日子》,《二十五,二十一》也可以把经济低迷、社会不安的韩式青春拍得鲜艳而欢乐,快餐时代下,《那年,我们的夏天》可以“温吞烈酒,细漫咽喉。”

《二十五,二十一》元素众多,运动、搞笑、青春、爱情、现实碰碰撞,撞得色彩斑斓,虽是怀旧年代剧,却不是一贯的复古沉闷色调。高饱和度的色彩搭配、明亮的光影,郁郁葱葱的植物和女主的元气生机一起扑面而来,搭配热血的击剑运动,一整个夏日意象被拿捏得恰到好处,谁看了不说一句“人间值得”。

不带滤镜的青春不值一过。《那年,我们的夏天》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种充满绿色青春气息的海报,男女主靠着白墙上,缝隙里的光透下来,“让人怀疑这是另一个地球”。和《二十五,二十一》不同,《那年,我们的夏天》是低饱和度的,和慢节奏的叙事、有趣的剪辑、浸润细腻的情感表达、淡淡的忧伤气质十分匹配。

观众是很容易被氛围感拿捏的动物,不得不说,韩剧仍然是营造浪漫名场面的高手,两部剧中的男女主恋爱花样绝不重复,都是新出炉的小招数,如《那年,我们的夏天》中喷水撒盐、赏樱,《二十五,二十一》的水龙头喷泉,均浪漫得充满新意,各种细节恰到好处,狠狠提升了爱情故事的氛围感,以至于观众会感慨:“国产剧不缺同题材小说和故事,缺的是这种氛围感”。

除了嗑cp,

青春爱情剧还映照着观众的三观与缺憾

《那年,我们的夏天》输出了一组好嗑的“猫猫狗狗cp”,除了编剧会写,导演会拍之外,这部剧之所以能杀出来,要得益于选角的成功。

近年来,国产剧很流行cp二搭用爱发电,关于cp二搭这个路数,其实全世界都很爱用。金多美和崔宇植两人都是90后上升期演员,很多人通过《釜山行》《寄生虫》认识崔宇植,通过《梨泰院CLASS》认识金多美,而两人在电影《魔女》中演过一对兄妹,因太过带感被cp粉进行骨科拉郎配,因此,选金多美和崔宇植出演《那年,我们的夏天》,少不了cp粉的功劳。在cp感和演技咖加持下,崔宇植与金多美将高中时期青涩的美好和十年后成熟蜕变的纠葛展现得细腻而丰沛。

小眼睛的崔宇植和金多美,并非典型帅哥美女,前者往往被冠名“丑帅系”,他们塑造的形象温柔而专一,而忠武路“三金”金泰梨、金高银、金多美的长相和风格则十分多元化,只是,相比上一代的公认美女宋慧乔、孙艺珍、全智贤的“古典”走红路径,她们被喜爱的原因已大不相同。

可以看到,韩剧的主角形象尤其是女主形象已经进化得较为现代化,即“长成什么样都可以成为老天赏饭吃的人”,这是编剧、演员和观众共同塑造的结果。如《二十五,二十一》的戏剧重心主要在热血女主身上,有观众称“金泰梨的演技将南柱赫衬托得像个花瓶”,因为这部剧不仅关于爱情,关于青春,更关乎成长。

注重自我成长和关系探索是青春爱情剧区别于甜宠剧的特质之一,但这也让不少女性观众感到矛盾,在这些剧里,观众期待得到爱情和成长的双重精神代偿,既希望不走寻常路的女性被温柔专一的理想男性所爱,又希望女性拥有自我,不要被浪漫的想象冲昏现实的头脑。

有趣的是,近年来出现的国产黑马剧,正在这二者间摸索分寸,如《我的巴比伦恋人》中女主对自己中二幻想青春的重新审视,《御赐小仵作》的男主温柔人设天花板与女主不畏世俗眼光搞事业,《一闪一闪亮星星》通过拯救男主张万森来拯救现实的自己,都具备成长的意义。

国产剧观众当然需要拥有自家后花园来吸氧,但这个后花园目前看来,还缺人来打理。不论是青春爱情剧的外在氛围感,还是内在的三观与现代性,观众需要和他们一同成长进化的创作者,来映照他们精神世界。如果说《寄生虫》《鱿鱼游戏》的大火曾激发国产创作者扎堆研究韩式创作方法论和工业化,那么这些小而美的爱情剧如何接连打破大咖+大剧的垄断,“以一个支点撬动地球”,或许能带给我们另一方面的启示。

GuDuo骨朵编辑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836.html